24小时咨询热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 新闻中心 > 详细

在线选课

基本信息

培训方向

*已开启信息加密保护,请放心填写! *请保持电话通畅,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在线咨询

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举行

点击数:1948 时间:2020-11-02 00:00 来源:成都市人民政府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讲话 全会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精神以及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坚定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的决定》,讨论了《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讨论稿)》

  


  7月15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举行。 记者 杨永赤 王若冰 张青青 李冬 摄

  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决议

  (2020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7月15日举行。

  出席全会的有,市委委员66人,候补市委委员14人。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也列席会议。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作了讲话。全会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精神以及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坚定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的决定》,讨论了《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讨论稿)》。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市委副书记朱志宏分别就《决定(讨论稿)》《总体方案(讨论稿)》作了说明。

  全会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充分体现了把握大势、统揽全局的深谋远虑和战略决断,体现了对成渝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唱好“双城记”的深切期望,为新时代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擘画了美好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循。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战略决策,有利于推动形成东西南北四极驱动、长江上下游首尾呼应、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新格局,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是深化成渝合作、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协同共兴的战略举措,有利于充分发挥成都、重庆的极核带动作用,推动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功能体系整体完善、发展能级整体提升,联手打造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增长极;是成都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的战略引领,有利于全面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全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和位势能级,持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加快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迈进。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对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全面部署,科学回答了四川“怎么看”“怎么干”等重大问题,强调成都要着力抓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两区一城”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提升门户枢纽地位“四件大事”,为成都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发挥“主干”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全会指出,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后,市委及时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围绕“一极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完善总体规划,围绕川渝党政联席会议商定事项主动加强对接,落实省委对成都工作的新要求,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积极推进“两区一城”起步成势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全面提速。站在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向第二步转变的历史节点,全市上下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准确把握“两个大局”,广泛凝聚战略共识,主动融入“双循环”、齐心唱好“双城记”,切实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政治责任,抢抓共建国家新兴极核的时代机遇,增添新时代城市全面转型发展的强劲动力,锚定世界城市的发展愿景,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聚焦“一极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

  全会强调,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必须加强成渝合作,强化极核效应,齐心协力做好共同的事、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加快形成双核驱动、全域共兴的协同发展新格局。要着眼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产能规模、庞大市场和创新能力为支撑形成比较竞争优势,加强产业链协同开放,加快培育头部企业,全力建设世界级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推动高成长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在更大范围构筑起以成都为枢纽、具有区域带动力的产业生态圈优势,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要着眼共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策源地和先进要素洼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成渝现代产业体系和城市未来发展方向持续推进创新,全面推进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持续完善创新链提升产业链,以高品质科创空间为依托,提高研发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技术水平,搭建链接全球人力资源市场的技能培训和供需对接平台,提升在国家创新网络中的位势能级,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着眼共建面向世界链接亚欧的战略通道和门户枢纽,完善泛欧泛亚节点网络和四向拓展服务体系,构建连接东盟、衔接日韩、覆盖中亚、联通欧洲进而链接全球的亚蓉欧陆海空联运战略大通道,打造“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供应链枢纽城市,建设高能级出口加工基地,推动自贸区协同开放、综保区提质增效和开放口岸拓能升级,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要着眼共建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理念统筹产业功能区和新型社区建设,营造服务功能丰富的社群空间,持续推动美学体验和城市文化融入市民生活,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全会强调,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必须持续改革创新,重塑动力机制,加快形成面向未来的城市竞争新优势和转型发展新动能。要坚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场景,满足有效市场需求,激发潜在市场活力,坚定不移支持新经济企业做大做强、赋能传统产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汇聚全球创新资源要素、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能力,加快形成以新经济为主动能的新优势。要坚定推动空间结构调整经济地理重塑,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牵引提高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水平,以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建设重塑城市经济地理,以人城产逻辑重构小尺度产业社区空间功能,加快形成人口经济综合承载力新优势。要坚定推动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灵活高效的制度体系,升级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3.0版本,提升基于渠道整合、流量转化的运筹能力,以思维理念的超越、制度体系的包容,加快形成全球运作资源运用市场新优势。要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保障体系建设,深化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推进财政预算、国资经营评价、土地资源配置、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标准管理和动态调整、企业扶持激励五项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后发赶超的体制机制新优势。

  全会强调,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必须坚持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以新发展理念为旗帜方向,突出生态型、高质量、人本化、有韧性的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特质,创新探索新时代城市转型发展路径,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极核、区域合作发展新典范、美丽中国建设新示范、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高品质宜居生活新标杆,努力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上创新突破、引领示范。要在践行“两山”理论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上先行先试,探索构建城市级绿色发展动力机制,创新生态资源产业级转化路径,深化产品级生态投入平衡机制创新,推动实现城市生态投入可持续、资源循环增值可持续。要在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先行先试,坚持市场化、高端化、国际化原则,以数据、现代金融、新型人才为重点,构建驱动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要素适配体系。要在以人为本提升现代治理能力上先行先试,坚持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创新城市全周期管理体系、党委领导双线融合的社会治理体系、互联融通智慧治理体系和以文化人的天府文化场景体系,有效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在创新空间治理增强城市韧性上先行先试,构建空间传导管控体系,探索全域统筹的留白用地管理机制和地下地上整体开发模式,推动韧性标准融入城市规划,健全应对重大突发风险的组织动员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构建适应非常态常态化的管理运营体系,提升城市长期自适应发展能力和短期自修复风险应对能力。

  全会强调,抓好党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决策部署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的重要政治任务。全市上下要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形成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的重大意义、总体部署、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行动,全力以赴建好“示范区”、唱好“双城记”、融入“双循环”、夺取“双胜利”。要遵循规律科学作为,旗帜鲜明鼓励创新,扭住重点精准发力,持续增强社会认同,广泛汇聚共建共享强大合力,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要紧扣“六稳”“六保”任务和“两个保持”目标,突出畅通循环、优化供给、激活需求、增强后劲,以政策精准化柔性化增加经济稳定性和社会安全感,打好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全面提振有效需求、全面推进有效治理三场硬仗,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要持续深化创新提能年活动,努力提高学懂弄通做实的能力、克服不确定性的能力、抓班子促落实的能力,实心干事、科学作为,进一步营造比学赶超、勇争一流的浓厚氛围。

  全会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决定递补十三届市委候补委员王锋君、石磊、龙蓉蓉、冯秀富、师江、杨小广、张瑛、张孝军、周万生同志为十三届市委委员。

  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公务人员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全力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谱写时代篇章、贡献成都力量!

  凝聚共识 共谋大事

  ——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侧记

  7月15日,一年的时间刚过半。对参加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的代表而言,这也是一个标志性的时间刻度。

  市委小礼堂内,与会的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及有关方面列席代表齐聚一堂,聚焦主动融入“双循环”、齐心唱好“双城记”,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

  全会主题鲜明——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精神,坚定贯彻党中央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动员全市党员公务人员和市民群众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勇担政治责任和时代使命,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统揽,主动融入“双循环”、齐心唱好“双城记”,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

  全会求真务实——

  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坚定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决议》,讨论了《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讨论稿)》。

  携手共进、连峰成势打造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双城记”,加快走深走实。

  凝心聚力

  同心共筑城市梦

  会场内,《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坚定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的决定(讨论稿)》和《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讨论稿)》格外醒目。

  市发改委主任杨羽早早来到会场,刚一落座,便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讨论稿清晰地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也为具体工作指引了导向。”

  划重点、记心得、谈感受。“时不我待,这是成都实现空间格局之变、发展方式之变和城市能级之变的机遇。”青白江区委书记张胜在纸上密密麻麻的笔记,让人感受到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是成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最重要、最独特的国家定位。市公园城市管理局局长杨小广说,“讨论稿指明了以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的方法路径,必将全面推动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在蓉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双循环’、齐心唱好‘双城记’。”对此,与会者有着高度的共识——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是成都服务国家战略的政治责任、是成渝共建国家新兴极核的时代机遇、是新时代城市全面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在世界城市体系中标定发展高度的方向指引。

  唱好“双城记”,与会者捕捉到了成都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蕴藏着的种种机遇——

  市国资委主任袁旭在分组讨论时为市属国企和在蓉国企负责人“鼓了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我们要积极与省国资系统保持一致基调,与重庆市国资国企系统展开深入合作。”

  “振奋人心”“时不我待”“先行示范”……对于如何把握两个大局、形成战略共识,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与会者用这样的词汇评价。

  大家一致表示,站在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向第二步转变的历史节点,从国家战略全局出发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战略目标,释放了放眼全球、高位求进的强烈信号,全面增强了公务人员群众和社会各界同心共筑城市梦的坚定信心。

  同心协力

  抓实落实是成效的关键

  胸怀大局,方能登高望远;借势借力,才能后发赶超。

  市政府副秘书长、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书记张瑛在分组讨论时拿起话筒作了表态,“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支点,成都东部新区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遵循‘精筑城、广聚人、强功能、兴产业’理念,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建设。”

  以怎样的精神状态和奋进姿态积极主动地落实国家战略服务全省大局?以怎样的胸怀境界和责任担当科学精准地推动成渝合作和示范区建设?是分组讨论中,与会代表想得最多的问题。

  胸怀大局,遵循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齐心协力做好共同的事、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凝聚共识,共谋大事!”双流区委书记、区长鲜荣生说,“双流作为省市开放门户,打造了成都芯谷研创城、怡心湖新经济活力区等一批高品质科创空间,空港中央公园、空港花田、空港金融中心等一批高品质生活空间,奋力交出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双流答卷。”

  不仅有思路,更有路径。

  会议提出,要加强成渝合作,强化极核效应。成华区委书记赵春淦在自己的发言材料上写下了这样的话语,“时代命题,大力实施成华‘中优’六大攻坚行动,加快培育新经济、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三个千亿级产业功能区,奋力跻身全省县域经济一流强区行列,努力为成都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担当贡献。”

  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共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策源地和先进要素洼地,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共建面向世界链接亚欧的战略通道和门户枢纽,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共建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全会给出“四个共建”的要求,催人奋进。

  崇州市与重庆渊源颇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机遇,让这对在汶川地震时结对的城市感情更加深厚。崇州市委书记欧昭说,将重点围绕智能应用、优质粮油、康养旅游三大主导产业,深化与重庆对接合作,不断加强产业功能协作能力,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五链耦合。

  目标明确,路径清晰。热烈的讨论中,“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统揽,主动融入‘双循环’、齐心唱好‘双城记’”被落实为一项项务实的长远谋划。

  先行示范

  带着成绩来寻找机遇

  “成都国际铁路港和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重点在4个领域、20个层面展开深入合作。”

  “成渝两地已明确建立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持续提升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能力和水平,一起奏好‘生态曲’。”

  “成渝‘双城文创旅游直通车’发车,两地每月开展一次互动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成渝两地在文创、旅游等相关领域的广泛合作。”

  这是汇报展示成绩的舞台,也是谋求合作的平台。

  有机遇有基础有潜力,还有先人一步的谋划部署。先行示范,成都早已动起来了。

  “正在加快成资渝高速公路建设,力争年内建成通车,推动成渝高速扩容改造。”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王翼刚把一个好消息带到了会上。

  把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市发改委也带来了最新数据,今年,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列出了183项重点工作任务。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军更是作了表态,“围绕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同城化发展先行先试,为塑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夯实绿色本底。”

  从蓄“势”待发更多转向乘“势”而上。会场内,奋发有为的“气场”不断升腾。

  合作的橄榄枝已经抛出,“要加快外联路网建设,强化与两大空港、青白江国际铁路港等交通枢纽的快速连接。”蒲江县委书记刘刚表示接下来要带队到青白江区去谈落地。

  市财政局局长高翔现场透露,全市财政部门将全面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完善财政金融组合运作机制,放大财政引导效应和杠杆效应,抢抓重大政策机遇,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聚力推动东进战略实施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实现财政资源高效配置和高效利用,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提供坚强财政保障。

  建好“示范区”、唱好“双城记”、融入“双循环”、夺取“双胜利”,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大家一致表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怀时代责任感和目标紧迫感,实心干事、科学作为,创新提能、勇争一流,为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和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描绘的宏伟蓝图,值得每一个成都人期待!(记者 侯初初 赵荣昌)

  全会亮点扫描

  1、构建“两区一城”为主要支撑的高能级平台体系

  会议透露,要超前谋划城市、区域发展重大政策设计和功能建设,加快构建以天府新区、东部新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两区一城”为主要支撑的高能级平台体系,打造联动辐射区域的多维功能中心,形成基于良性互补、双向赋能的平台化功能聚合体。

  另一方面,还将加快构建以成都为枢纽的泛欧泛亚国际大通道和覆盖世界经济中心城市的国际供应链体系,推动更多国际高端资源在蓉集聚运用和转移转化,放大资源集聚、商业交互、价值创造的网络协同效应,形成基于渠道共享、流量互通协同化运筹联合体。

  2、共建高水平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制造基地

  推动成渝相向发展,成都如何发力?

  看经济中心建设——两地将合力推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协同打造军民融合产业体系,共建高水平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制造基地和世界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提高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率。

  看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地将合作建设中国西部科学城,加快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协作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共同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看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高标准建设铁路运输干线网络,开工建设成渝中线,实施成渝客专达速提质和成渝铁路扩能改造,协同规划打造多式联运集疏系统,推动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加快建设“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

  看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支持户籍便捷迁徙、居住证互通互认、社保关系无障碍转移,拓展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面,合作建设养老服务机构,加快建设成渝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试验区。

  3、加快规划建设成都至德眉资市域铁路等重大项目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过程中,成都如何发挥“主干”作用?全会也予以明确。

  交通先行。将加快规划建设成都至德眉资市域铁路、成都外环铁路和高快速路等重大项目,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和一体运营的公交网。

  产业强基。将加快成德临港经济、成眉高新技术、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协作带和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引导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沿龙泉山东侧纵深集聚。

  公服共享。将组建医联体和教育联盟,推动医疗保险无障碍转移接续,积极争取同城灵活从业人员自愿缴存公积金等国家试点。

  4、打造“多圈合一”的城市功能区

  优化未来城市空间体系,是破解“大城市病”的重要抓手。

  会议透露,成都将推动功能区建设,以TOD建设引领片区综合开发,打造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多圈合一”的城市功能区,加快形成全域功能区体系。

  同时,通过推动新型社区建设,细化“社区—街区—地块—建筑”空间尺度管控策略,打造满足各类人群行为方式和价值选择的社区场景,筑牢未来城市形态底部支撑。

  5、加快构建“7+5”国际铁路及铁海联运通道

  当前,成都正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如何提升辐射力?

  会议透露,成都将加快构建“7+5”国际铁路及铁海联运通道,做强以中欧班列(成都)、东盟铁海联运班列和日韩沿(长)江为核心的国际班列体系,打通连接泸州港、重庆港到上海港的长江水路通道,打造连接东盟、衔接日韩、覆盖中亚、联通欧洲进而链接全球的亚蓉欧陆海联运战略大通道。

  6、打造高质量人才供应链与能力发展链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

  会议透露,成都将进一步提高人才资源与城市战略的匹配度。具体来看,将大力引进科技人才(团队)、培育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集聚优秀青年大学生,打造高质量人才供应链与能力发展链,以人力资源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的高水平协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将提升政策对优秀人才的可及性,构建以科技创新人才、科技服务人才为重点的协同创新人力资源支撑体系,探索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永久居留、工作许可便利化等政策措施,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技术技能人才分类评价标准体系,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

  7、将打造宽窄巷子等高品位步行街区

  未来,更多高端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消费场景将呈现。

  会议透露,成都将全面提升春熙路—盐市口商圈,加快建设交子公园商圈,大力提升国际空港商圈和西部国际博览城商圈,高起点策划空港新城临空经济商圈和成渝双城门户商圈,打造宽窄巷子等高品位步行街区。

  还将持续发展首店经济、小店经济、夜间经济、周末经济,引导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商务合作示范基地。(记者 张家华 制图 赵蕴如)


【干训网声明】网站有的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gzldyjy@yeah.net删除。
电话
400-6007-016
咨询
二维码
顶部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