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咨询热线
点击数:2674 时间:2020-06-23 10:53 来源:复旦大学
初夏时节,生活在上海的人们,畅享生活,乐事不断。
每天晨曦初露,黄浦江滨江就迎来一拨又一拨市民,摆臂迈腿,跑步、散步;
分布各处的老建筑,变身美轮美奂的文化、艺术、商业空间,成为时尚“打卡地”;
傍晚和周末,不少中小学的运动场馆免费开放,居民们三五结伴,锻炼出汗……
城市的发展,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建设管理遵循何种理念,关乎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去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在杨浦滨江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论断,进一步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管理取向。
服务人民所需,正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管理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城市形态的物理变化,空间功能的融合提升中,也贯穿于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
城市形态之变:开放共享成现实
六月,杨浦滨江草木芳菲,江鸥点点。年近九旬的黄宝妹老人漫步江边,欣赏着两岸景色,回忆着往昔岁月。
这位老人退休前是上海国棉十七厂职工,是闻名遐迩的老劳模,当年工厂就在杨浦滨江边。那时的黄浦江岸线被工厂、仓库、码头占据,百姓临江却不见江。直到2017年底,经历了工厂腾退和改造,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全面贯通,终于还江还岸于民。
黄宝妹亲眼目睹了滨江的巨变,感慨万千。昔日封闭的生产岸线变成开放贯通的公共空间,曾经冰冷的工业“锈带”变身充满欢声笑语的生活“秀带”。留下她青春记忆的锯齿形纺织车间,已成为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的新品秀场。
从封闭到开放,这一巨变载入史册,也感动着申城居民。一项调研数据显示,滨江开放不到两年间,到访黄浦江边的人数同比增加50%。
市领导指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规划建设全过程,精心建设高品质公共空间,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下绣花功夫画好浦江两岸的“工笔画”。
继滨江开放贯通之后,上海还在推动苏州河沿河住宅小区、工厂单位打开围墙,努力在今年年底实现苏州河42公里岸线贯通,为百姓送上又一份沉甸甸的大礼。
一江一河的变化,蕴藏着上海城市空间的转型密码。衡量的核心尺度,就是人的需求。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空间之变,出现在“45”“42”两个数字之外。
虹口区广粤路上,两家违法建筑市场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广粤运动公园,里面既有步道球场,又有绿地,填补了区域内没有公园的遗憾。
类似的更新也出现在街道转角、小区门口、屋顶天台,各类“边角料”资源充分利用。“建设用地面临天花板,上海不再‘大拆大建’,也倒逼公共空间塑造手法多元化。”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负责人说。以口袋公园为例,去年底全市已达151座,比2018年底增加了三分之二。
对存量资源的利用,还不止于此。
上海曾饱受体育场地稀缺之困,尽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30年前的两张A4纸扩大到2.23平方米,但需求依然强烈。鉴于超过六成体育场馆在学校,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出台政策措施,让学校体育场馆打开大门。
西可体育参与了47所学校的体育场馆开放,通过增设智能化技术设施,居民“刷脸”“打卡”进入学校运动场。负责人龙利红说,在政府、学校、企业等努力下,百姓走进学校运动场馆,健身与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空间功能之变:功能复合亮点多
春夏时令,虹口北外滩,朝霞映照,江水奔流。
北外滩与外滩、陆家嘴构成了“黄金三角”,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于此,沿江沿河的一栋栋历史建筑,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化。
为了激活北外滩这块宝地,让历史建筑不再沉睡,虹口对海鸥饭店、红楼灰楼等滨江历史建筑启动保护更新,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滨水会客厅;同时,还计划打造适宜步行、骑行的慢行系统,配置高品质的公共设施体系,营造一流的工作、生活、休闲环境,努力打造上海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
申城大地上,通过城市更新,一批历史建筑的硬件设施得以修葺,并借助功能再造,重新融入居民生活。
今年3月,徐汇区复兴中路上,近百年历史的黑石公寓经过保护性修缮重新开放,底楼开设的“幸福集荟”书店成为时尚新地标;
黄浦区江西中路的“老市府大楼”,从去年10月起开始保护性综合改造,今后将作为高端金融办公和文化公共空间,并配置特色商业空间;
坐落在静安区黄金地段的张园,正开展国际方案征集,将开展综合性开发,努力让昔日“海上第一名园”焕发新活力。
从这些已建、在建和待建项目看,拥有不同年代建筑资源而又寸土寸金的上海,正通过精细化的风貌保护和城市更新手法,让公共空间复合叠加历史、文化、商业等多种功能,为市民和游客带来独特体验。
“推进城市更新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事关城市长远发展和百姓福祉。”市领导指出,要保护好珍贵的城市记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使之最大限度造福于民。
在各类城市更新的实践中,将百姓的日常需求作为最大考量,已成为一种共识。
一方面,对各类老旧住宅,通过原地留改、拆落地、抽户等方式,补充功能短板,改善居住条件。
“作为历史风貌保护街坊,春阳里开展了全市首个内部整体更新改造试点项目,一户一方案,努力让居民过上厨卫独用新生活。”上海建工四建集团综合改造部总工郑林琪说。而未纳入风貌保护的住宅,创新力度更大。下月即将竣工的武宁路74弄,将同步进行成套改造和加装电梯,让老房更适合老年人需求。
另一方面,对各类公共建筑,围绕打造“15分钟生活圈”,缺什么补什么,为不同人群精准服务。
愚园路1088弄的原长宁区医药职工大学,如今成为愚园公共市集,嵌入了社区食堂、社区菜场、社区配套服务、社区艺术活动空间。这些功能看似平常,却无不是周边居民所盼所需。
让群众感觉便捷、舒心、美好,这是城市更新的初衷,也是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所在。
建管理念之变:多元主体齐参与
如何才能建设一流的城市,这是上海城市建设管理者反复追问思考的问题。
对人的需求的重视和城市更新的实践,开辟了上海城市存量发展的新路,亦形成了一种新的城市治理方式。
“上海未来规划中,最好能把社区图书馆考虑进去。”在编写“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这样的群众心声,有相当比例被采纳,并加以落地实施。
在编写《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时,不同领域的嘉宾参与讨论,公众通过网上问卷调查、评选等形式参与,将民意写入政策。这一做法被国家部委推广至全国。
广泛吸纳居民参与、开门做规划,逐渐成为城市规划建设者的习惯自觉。这种对民意的尊重,是以人为本理念和民主思维的体现。居民也因意见的表达和实现而增强了获得感、幸福感。
放眼全市,越来越多的“新面孔”正参与基层的建设管理实践——
浦东塘桥街道峨海小区,居民投票将一处废弃闲置近20年的配电房,改建为阳光阅读室;
同济大学教授邀请“00后”参与城市街角设计,为的是留下“放学路上的美好回忆”;
杨浦、徐汇、普陀等区率先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邀请规划、设计、建筑领域专业人士走出“象牙塔”,参与道路景观设计和社区微更新……
城市发展一小步,幸福生活一大步。人们创造了城市空间,空间也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
10年前,上海世博会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10年后,人们愈发坚信,城市是人类休戚与共的存在。
站在2020年的时点上,面对人民的新期待,上海将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继续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敬畏善待城市生命体,努力让城市空间、自然与人文融合互动,创造城市发展新奇迹。
大力弘扬西迁精神! “溯江而上 医路高歌”上医重医西迁精神主题展开幕
2020-12-28 17:30
洲再出发,展望未来十年!“上海论坛2020”年会开幕
2020-12-22 17:38
党政公务人员培训_打造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北外滩开展全球宣介,近期将推出核心区七个商办地块
2020-06-23 10:57
党政公务人员培训_国内外金融界热切解读分析陆家嘴论坛传出的一系列重大政策信号:助推上海迈向更高水平国际金融中心
2020-06-23 10:56
党政公务人员培训_以市场化方式激活乡村振兴发展动力,小村晒出数千万元“新账本”
2020-06-23 10:55
党政公务人员培训_精心建设高品质公共空间,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好环境
2020-06-23 10:53
上海将建百家无人工厂,新增1万台机器人
2020-06-17 11:13
党政公务人员培训中心_传承先辈精神,面向时代需求,让专业学习“有劲儿”“有温度”
2020-06-17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