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与起因
平泉市城区街道辖8个城市社区和3个村改居社区,辖区总面积15.7平方公里,有社区居民2.6万户、8.6万口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利益诉求复杂多元,服务期望值持续升高,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开展党建工作也面临诸多新困难,主要表现在:缺乏支配权,社区、机关、企业、行业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需要总揽统筹;缺乏资源,优势资源大多掌握在条条、块块单位中,需要整合统筹;缺乏资金,仅凭财政资金支撑有限,需要部门支持和社会帮扶统筹;缺乏人才,优秀专业人才大都就职于市直部门,或退休在家无用武之地,需要各方力量统筹。打通行政隶属壁垒,拆除相互封闭藩篱,让区域党建形成“一盘棋”,攥指成拳,联动发力,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大格局成为大势所趋。为此,平泉随着成功撤县设市,率先建立社区共建委员会,推行“1+1+N”组团机制,组建由市级领导牵头,市直部门帮建,区域内部门、机关、企业、行业共建,推动城市社区党建从单打独斗向协同发力、从自我封闭向相互融合转变,推动城市各领域党建互联互动,共融共生,形成服务整体合力。
二、做法与经过
(一)帮扶力量向社区延伸,全域统筹“一体发力”
坚持“全域党建”理念,全面打通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垂管行业、企业壁垒,将街道社区党组织与区域内各领域党组织建成责任共同体,推动城市各领域党组织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实现融合互通。一是常委联系。11名市委常委挂帅,每人包联1个社区,对社区党建工作亲自统筹,亲自调度,亲自过问,召开会议专题研讨解决社区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以及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指导协调帮建单位、驻社区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履行共驻共建工作职责,推动责任落地。二是区域联动。将8个城镇社区党总支升格为社区党委,坚持“一核多元”,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以社区党委为核心,每个社区安排2-3个包联部门,辖区机关单位、企业、行业区域化统筹,推动政策、资金、人员、服务等各方面优势资源向社区集聚。市政府聘任65名社会工作者,人社局协助配备194名全日制公益岗人员。市委组织部对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小区党支部书记等人员组织专题培训,解决“有人办事”问题。三是工作联抓。由城区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建立社区党委牵头、共建单位全程参与的党建研究、目标管理、一岗双责、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党建工作联创、思想工作联做、结对帮扶联办、环境卫生联抓、文体活动联谊、社会和谐联管的共驻共建问题,共建绩效考核纳入共建单位年度目标考核成绩。
(二)服务资源向社区延伸,组织号令“一呼百应”
坚持以城区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积极统筹协调共驻共建单位,推动各方面优质服务资源不断向社区下沉。一是家园联建。对文化、体育等场所阵地、公共设施,协同发力,共同建设,相互开放,统筹使用。打造“十分钟文化圈”,不断完善青少年活动中心、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及图书室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共驻共建单位累计赠送图书1万余册,室外健身活动器材35套、400余件。文体广电局争取项目资金1500万元,新建城北社区和泽州园公共体育场田径跑道和3处标准化独立足球场。民政局争取项目建设日间照料中心3家,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康复理疗室,配备舞蹈大厅、健身室、棋牌娱乐室、图书阅览室、手工创作室等,定期举办文艺演出、生日会、手工创作展、棋牌比赛等活动。二是人才联用。针对社区文化骨干队伍不足问题,市直部门安排专业人才主动介入,精心指导。文化馆组织社区骨干、老年大学学员等组建老年舞蹈、青年舞蹈团、老年合唱团、京剧团、摇滚乐团和二胡活动队等8支队伍,配备专门培训教师,每周定期指导排练2次,对社区50余支业余文艺团队进行不定期的艺术指导,邀请省群众艺术馆专业人士对社区广场舞团队进行培训,培养出一批社区文化骨干和品牌艺术团队。老年合唱团、城北社区“梨园春”艺术团,东城社区“书法协会”,水泉社区民族乐队、滨河社区腰鼓队、兴平社区曲艺团,12支“夕阳红”秧歌队闻名全市,其中梨园春艺术团被评为河北省“基层文化之星”,兴平社区武术协会远赴香港参加比赛,获得多枚金牌。城北社区被评为河北省社区文化家园。三是活动联谊。依托共建单位创作关于中国梦等题材的歌曲、小品、相声等政策理论宣传节目,组织社区艺术团、市直部门文艺爱好者举办文艺演出、戏曲演唱、健身舞展演等活动,特别是在重大节日节点联合开展红歌传唱、汇报演出、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诗歌朗诵赛、读书会、座谈会、书画展、运动会等纪念活动,做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特色、节日有庆典、全民都参与”。持续10余年的“夏日彩色周末”,由政府出资金,文化、宣传部门搭台,市直部门和社区居民出节目,市文化馆投资3万多元购置舞台架子、彩周演出灯光、音响等专业舞台设备,每年在文化广场表演45场次。四是服务联手。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75家共驻共建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建立民情调查、文化宣传、文明倡导、义务巡逻、爱心救助五个方阵,组织扶贫助困、环境整治、交通疏导等活动。开展“访千楼进万家”活动,市直部门干部累计走访居民3.8万户次,发放宣传单和宣传手册8万余册、文明创建宣传纪念品3.8万份。党员麻新明利用“正骨按摩”的特长,建立“正骨按摩工作室”,义务服务居民500多人次。平泉市老科协党委作为承德市唯一老科技工作者成立的党委,聚集600多名离退休老党员、老领导和老科技工作者,在城区街道设立分会,涵盖工、农、林、牧、水、文教、卫生及社会管理各个领域,开展建言献策、科普宣传、服务三农工作。全市有2个社区被评为河北省先进志愿服务集体及优秀志愿服务品牌,1个社区被评为承德市优秀志愿服务社区。
(三)社会治理向社区延伸,和谐构建“一网兜底”
坚持问题导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着力构建安居乐业、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一是盲点联补。按照“界线清晰、任务适当、责任明确、便于管理”的原则,根据居民住宅区域、辖区单位分布以及小区界线、楼栋分布、人口数量等情况划分143个社区网格,任命网格长和网格管理联络员,将在职党员、治安巡逻员等力量整合纳入网格,做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办”,实现民意在网格集聚,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二是平安联创。组建由在职党员志愿者、离退休老干部、社区干部、治安协管员、居民代表组成的458人的义务巡逻队和8支100人的公益岗巡逻队,摸排隐患。借助公检法力量做好综合治理、信访维稳、社区矫正等工作,法院开展“法官进社区”活动,开通服务热线;市司法局推行“法律宣传进社区”,安排社区法律顾问,为社区重大项目谈判、重要经济合同签订和其他重大决策把关,为群众提供关于征地拆迁、土地权属、婚姻家庭、上学就医等方面的法律咨询。三是问题联解。当前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矛盾相对多发,城区街道组建物业管理公司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党支部等各类功能型党组织,探索建设业主委员会,与住建、规划城管局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今年已处理矛盾纠纷400余件,来电来访250余件,热线办交办案件150余件。住建局严格物业准入,认真执行物业评价权,对达不到服务标准的物业公司严厉处罚,创建人民满意的物业服务。
(四)组织优势向社区延伸,党建保障“一贯到底”
坚持政治引领,统筹共驻共建单位力量,推动阵地建设标准化、理论宣讲常态化,制度建设规范化,为社区党建工作开展打牢坚实基础。一是阵地联享。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多方筹集资金,高标准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置学习室、休闲娱乐室等功能室,把社区建成集党员活动、居民休闲、便民服务、文化宣传、信息传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党建服务阵地,不仅满足社区居民需要,同时满足老干部“四就近”需求。规划城管局督促新开发小区必须按每百户30平米标准预留社区用房,并对预留位置、结构布局严格把关,不断提升阵地建设标准。二是理论联讲。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社区联系点带头宣讲,市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宣讲进社区,在社区掀起学习十九大精神热潮。推行“专题讲学+讨论交流+谈心谈话”全程导引模式,挖掘共建单位宣讲人才充实基层理论宣讲队伍,其中,以退休老干部刘显民为代表的800余老专家、道德典型、文艺工作者等理论宣讲志愿者组成政策法规、文明礼仪、文艺演出、特色产业等23支宣传服务队,创设“微讲堂”“微党课”“微宣讲”等“微系列”载体,把党的理论宣传带进社区、融入生活。刘显民荣获中宣部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称号。三是制度联立。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市委组织部指导街道党工委开展社区党支部组织生活标准化建设,对社区“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进行程序化规范。城区街道党工委出台《社区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工作办法》,建立基本情况登记卡、参与社区工作情况记录卡、表现情况反馈卡“三张卡”,在职党员志愿服务表现,由社区向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作为年终评议考核、调职晋升重要依据。
三、成效与反响
(一)资源从封闭到融合,组织影响力增强
通过建立社区共建委员会,改变了过去社区与各领域党组织“楚河汉界”的状态,过去各单位支持社区党建是客情,现在是必须履行的共建责任。随着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两新组织等各方面新力量的参与,城区街道可调动的资源大大增加,影响力大幅提升。近年来,通过项目建设、资金扶持、物资赠送等方式,市财政和共驻共建单位累计投入和帮扶社区建设折合资金达5000万元,赴社区报到的党员志愿者1137人,组建志愿服务队381个,联系服务居民家庭700多户。
(二)服务从漫灌到滴灌,群众幸福感增强
通过建立社区共建委员会,将共驻共建单位在职党员、志愿者、离退休老干部等各方面力量统筹,聚焦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通过协调共驻共建单位和向志愿服务队下单等方式,积极帮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目前,已帮助群众解决了物业管理、文化娱乐休闲、养老等一批群众关切的难题,志愿服务队和志愿者与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结成固定帮扶对子400个,同时在环境卫生整治、文明城市创建、健康义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三)管理从粗放到精细,组织覆盖面增强
通过建立社区共建委员会,纵向组织建设精细到小区党支部,楼宇、院落党小组和党员中心户,精准廓清了楼院、楼栋、非公企业以及流动党员情况。根据需要组建各类功能型党组织,推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极大地提高了党的组织的覆盖面,激发了党组织和党员活力,为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实现了“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
四、经验与启示
平泉在推进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织密建强组织体系,统筹各类资源,凝聚各方力量,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民生,努力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支撑和保障,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提供了鲜活的经验与启示。
(一)必须坚持区域统筹“一盘棋”
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提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更加注重全面统筹,更加注重系统推进,更加注重开放融合,更加注重整体效应。城区街道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是联结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的“轴心”,平泉牢固树立城市大党建理念,以社区共建委员会为引擎,纵向建立六级组织体系,横向打破条块割据,各领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全区域推进,使街道党组织坚强有力,实现组织优势、服务资源、服务功能最大化。
(二)必须坚持上下同力“一股劲”
平泉强化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构建市委、街道、社区上下贯通的联动组织体系,市委常委亲自挂帅,高标站位,高层推动,以上率下,打通关节,破解掣肘,层层联动,确保方向不偏、精力不散、力道不减、整体推进,使组织联系更加紧密、社会动员更加有力、推动工作更为顺畅、服务群众更为有效,构筑起强大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三)必须坚持共驻共建“一家亲”
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凝聚共驻共建、互联互动共识。平泉全面统筹区域内党建资源,建立责任共同体,完善考核机制,驻区单位从“旁观者”到“局内人”,从“个别参与”到“广泛响应”,从“自扫门前雪”到“众人拾柴火焰高”,各类组织“同一屋檐下,都是一家人”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提升,形成了全心全力创建文明和谐社区的“同心圆”。
【温馨提示】网站有的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gzldyjy@yeah.net删除。
基地统计
- 基地总数:548个
- 当前浏览:1271次
- 总浏览数:818270次
- 发布时间:2021-02-01 10:12
- 信息来源:干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