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浙皖赣(又称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在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共产党人领导四省边区人民创建的一块重要的革命战略基地。

  根据地简介

  根据地东临大海,西连江西鄱阳湖,北靠安徽长江,南达福建闽江,为“东南半壁”之襟喉。武夷山、怀玉山、鄣公山、黄山、仙霞岭,山山绵亘、重峦叠嶂;信江、抚河、乐安河、新安江、崇阳溪,水水长流,纵横若网,军事上地势险要,经济上物产丰盈,具有开展革命斗争的良好条件。根据地苏区时期先后由赣东北、闽北、(开)化婺(源)德(兴)、信(江)抚(河)、皖赣、皖南等大小6块苏区组成,纵横约50个县,人口数百万。建立过58个中共县级组织和32个县级苏维埃政权。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党组织遍布闽浙皖赣边区80多个县,游击区人口近千万。

  发展历程

  1927年底至翌年初,方志敏、邵式平、黄道领导的弋横暴动沉重地打击了赣东北的国民党反动势力。1928年4月,中共弋阳、横峰县委先后成立。5月,这两县又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府。1929年1月,黄道等人领导发动了贵、余、万农民暴动。2月底,中共信江特委成立,方志敏代理书记,特委下辖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上饶、余干、余江7个县委及万年特区委,铅山、乐平也建立了党的组织,党员发展到6000余名。10月,信江苏维埃政府在弋阳九区邵家村成立,方志敏任执行主席,邵式平任军委会主席。1930年3月20日信江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方志敏当选为信江苏维埃政府主席。同年7月,信江特委与在景德镇开展工作的赣东北特委合并,组成新的赣东北特委。中央决定闽北地区划归赣东北特委领导。1930年7月22日,赣东北的红一团扩编为红十军。1931年9月,中共赣东北省委成立,万永诚任省委书记。11月,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成立,方志敏任主席。因苏区斗争不断扩大,活动范围发展到浙江和安徽境内,中共中央决定于1932年11月间将赣东北省改为闽浙赣省,省会设在横峰县的葛源,仍由万永诚和方志敏分任省委书记和省苏主席。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鼎盛时期的区域范围包括江西20余个县,福建12个县,浙江13个县,安徽7个县,共计50多个县。1933年3月18日至23日,闽浙赣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葛源召开。大会集中讨论了扩大红军、加强革命战争的领导等问题,选举出了以方志敏为主席的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会上,刘畴西代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方志敏1枚勋章,表彰他和闽浙皖赣苏区军民的斗争功绩。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创造出了许多有特色的军事斗争和政权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毛泽东称其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

  历程划分

  根据地的斗争长达10年,期间历经4个阶段:1927年8月至1930年7月,以江西上饶磨盘山为中心的信江根据地,以福建崇安为中心的闽北根据地形成,但与赣东北小块根据地和浙南、浙西、皖南等地的革命斗争尚未形成统一领导,边区呈现“群雄并起”的局面,此为根据地的前期斗争阶段;1930年7月至1933年10月,经中共信江特委和(前)赣东北特委的合并、闽北苏区的划归,形成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后扩大为闽浙皖赣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此为根据地的发展阶段;1933年10月至1934年底,军民投入保卫基本苏区,开辟新区的斗争,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时苏区丢失,此为根据地的后期斗争阶段;1935年初至1938年初,边区形成皖浙赣、闽北(闽赣边)、闽浙边三块游击根据地,直到国共第二次合作,各地红军游击队下山编入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此为三年游击战争阶段。

  历史影响

  根据地10年斗争中,党组织领导边区人民进行了创造性的工作,积累了创建和建设革命根据地各个方面的经验,丰富了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对形成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成都市的革命道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根据地曾荣获中华苏维埃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苏维埃模范省”的光荣称号,毛泽东先后誉之为:“方志敏式”、“有很好的创造”、“是坚强的苏维埃阵地”。

  大革命时期,闽浙皖赣边区相继创建了一些中共基层组织,掀起了相当规模的工农革命运动。尤其是弋阳县第九区的“漆工镇暴动”,在赣东北地区进行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尝试,开始了方志敏两条半枪闹革命的战斗历程。边区各地的斗争,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群众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党的“八七”会议之后,各地党组织广泛宣传和组织群众、高举起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旗帜,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在历时3年的前期斗争中,边区各地先后建立了中共(前)赣东北特委、信江特委、闽北特委、浙西特委和浙南特委,形成了信江根据地、闽北根据地和其他一些小范围的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