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堡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子长县(瓦窑堡)城内下河滩小东门,为一排五孔砖窑。1935年12月下旬在此召开了毛泽东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问题。12月27日毛泽东又在瓦窑堡城内天主堂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党的统一战线的根据,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2016年12月,瓦窑堡革命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历史背景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瓦窑堡举行,这就是著名的“瓦窑堡会议”。会议在瓦窑堡城内二道街前河滩田家院内召开,院内共有砖窑5孔,坐西向东,北起第3孔窑洞为会议室。

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出席会议者共有13人,他们分别是: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秦邦宪、王稼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刘少奇、邓发、何克全;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回国代表张浩;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维汉;中共中央候补委员、西北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杨尚昆;中共陕北省委书记郭洪涛;中共中央局秘书长欧阳钦(任会议记录人员)。

历史会议

瓦窑堡会议的主要日程:

17日,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开始举行。

17日至19日为会议第一阶段,主要讨论形势与任务问题。

20日,会议开始讨论军事问题。

23日,毛泽东作军事战略方针的报告和结论。会议于当天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

24日,会议开始讨论政治决议问题,毛泽东作主题发言。

25日,会议于通过了由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后结束。

27日,毛泽东在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进一步阐明了瓦窑堡会议的精神。瓦窑堡会议是在中国抗日民族革命运动面临新高潮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会议的决议和毛泽东的报告分析了当时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规定了党在新形势下的策略路线:“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

会议在讨论制定统一战线的策略时,着重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倾向,并指出:“在目前形势下,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会议还对党的若干政策予以必要的改变,如对小资产阶级的政策、知识分子政策、白军政策、富农政策、民族工商业资本家政策、华侨政策,从而全面系统地解决了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系列问题,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

会议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保证了党在新形势下,在及其复杂的斗争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领导全国人民迎接伟大的抗日战争。瓦窑堡会议为实现由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的伟大战略转折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参观指南

地理位置:延安市子长县瓦窑堡镇

开放时间:08:00~17:00

公交线路:乘坐延安至子长县城班车即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