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印发《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教育部印发《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 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 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教社科〔2020〕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部内有关司局、有关直属单位: 《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已经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各地各高校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主体责任,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检查修改相关制度文件,迅速开展学风教育和专项整治行动,并将阶段性落实情况和经验做法于2021年5月31日前报送教育部社科司。落实过程中有关意见建议,请及时报教育部。 教育部 2020年12月7日 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切实扭转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存在的“唯论文”不良导向,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和评价体系,全面优化学术生态,不断提高研究质量,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是科学研究活动的产物,是知识传承创新的载体,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价值判断特征和重要育人功能。当前,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平台评审、科研奖励、人才评价、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导师遴选、学位授予、绩效分配、学校考核、资源配置等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唯论文”现象,简单以发表论文期刊级别、数量、引用率、影响因子、转载情况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重数量轻质量,忽视学术著作、决策咨询报告、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等其他标志性成果质量、贡献和影响等,导致学术功利化浮躁化、创新创造动力不足、违背人才成长规律、侵蚀学术风气、污染学术生态等系统性危害。必须从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高度,予以坚决纠正。 二、树立正确导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第一身份是教育工作者、第一职责是教书育人,要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价值引领、弘扬优良学风、追求学术报国贯穿科学研究、论文发表、成果转化全过程,自觉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研究导向,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坚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为加快形成有效支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应有贡献。各地各高校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弘扬科学精神观、创新质量观、服务贡献观,树立更加鲜明的人才培养导向、潜心治学导向、服务党和人民导向,改进科研评价方式,强化科研育人功能,以学术质量和社会效益作为学术评价的重要标准,建立有利于潜心研究和创新创造的评价制度,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三、严格底线要求。不得简单以刊物、头衔、荣誉、资历等判断论文质量,防止“以刊评文”“以刊代评”“以人评文”。不得过分依赖国际数据和期刊,防止国际期刊论文至上。不得为追求国际发表而刻意矮化丑化中国、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得将SSCI、CSSCI等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与资源分配、物质奖励、绩效工资等简单挂钩,防止高额奖励论文。不得将SSCI、CSSCI等论文收录数作为导师岗位选聘、人才计划申报评审的唯一指标。不得把SSCI、CSSCI等论文收录数作为教师招聘、职务(职称)评聘、人才引进的前置条件和直接依据。不得将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作为学位授予的唯一标准。不得将学历、职称等作为在教育系统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限制性条件。不得多头评价、重复评价,严格控制涉及论文的评价活动数量和频次。不得盲目采信、引用和宣传各类机构发布的排行榜,不过度依赖以论文发表情况为主要衡量指标的排行性评价。 四、优化评价方式。坚持分类评价,鼓励不同类型高校针对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应用对策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等不同教师岗位类别,以及“绝学”、冷门学科等特殊领域,制定不同评价指标。健全综合评价,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思想政治、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专业发展等进行全方位评价,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和质量、贡献、影响。探索多元评价,建立针对优秀网络文化成果、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上发表的理论文章以及决策咨询报告的评价机制。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坚持以研究成果为主要评价对象,在项目管理、平台建设、成果奖励、职称评审等过程中,重点考核论文、著作、决策咨询报告等代表性成果的政治立场、理论创新、学术贡献和社会影响。对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申报高级职称时论文可不作限制性要求。完善同行评价,突出同行专家在科研评价中的主导地位,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坚持专家意见为主、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严格规范专家评审行为,完善评审专家的遴选制度、承诺制度、回避制度、信誉制度、追责制度;高校在开展成果鉴定、职称评审、学术不端核查时,原则上要邀请一定比例的校外专家。 五、加强学风建设。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术情怀和学术操守,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优化组织结构,破除论资排辈,打破裙带关系,注重吸收年轻学者参与,强化学术自律与监督,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本领域特点的学术规范。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健全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建立学术诚信档案,实行科研诚信信息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共用,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的责任人采取联合惩戒措施。坚持学术不端“零容忍”,在职称评审、项目申报、成果奖励等方面对学术不端行为从严设限,加大惩治力度。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和管理,加快提升学术期刊办刊质量和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推动建设高质量教学研究类学术期刊,鼓励高校学报向教学研究倾斜;健全质量监控机制和退出机制,杜绝“关系稿”“人情稿”,对出现严重违规行为、造成重大恶劣影响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责任。 六、健全长效机制。教育部修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地、学风等建设管理办法,落实高校在学术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权,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作用,加强对第三方评价机构的监督,遵循学术发展规律,改进科研管理服务,科学设置考核周期,合理确定评价时限,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激发学术创新创造活力。在“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成效考核以及学科评估中,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各地各高校要正确理解破除“唯论文”不是不要论文,正确看待SSCI、CSSCI等相关引文索引的作用与功能。要按照质量标准同等对待国内和国外期刊论文,既鼓励支持更多成果在具有影响力的国内期刊发表,也鼓励支持面向国外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要落实主体责任,及时修改完善相关制度办法,坚持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有机结合,坚持激励约束并重,引导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守初心,淡泊名利,潜心钻研,铸造精品。 七、开展专项整治。各地各高校要针对10个“不得”组织“唯论文”问题专项整治,开展学风教育和警示活动,重点自查自纠是否存在评价指标单一、评价使用功利、高额奖励论文、抄袭代写论文、非法买卖论文、学风建设虚化、学术权力异化等突出问题,以“严”的主基调持续深化整改。教育部将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各高校经验做法,加大正面典型宣传;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建立问责追责机制,对落实不力、问题严重的单位,视情采取约谈、通报批评、公开曝光、责令整改等方式予以严肃处理。

2021-01-21 08:53教育部网站
普通高校录取残疾学生数量逐年增加

10月27日,在中国残联“我来北京上大学”2020年新生座谈会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门子琪发言。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身体可以有残疾,但青春不可无奋斗。我要积极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青年。”27日在京举行的中国残联“我来北京上大学”2020年新生座谈会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门子琪动情地说。 门子琪小时候因患急性脊髓炎导致右腿落下残疾,通过努力,她克服困难,如愿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习。据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17年至2019年,我国每年被普通高校录取的残疾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其中2017年10818人,2018年11154人,2019年12362人。 10月27日,中国残联“我来北京上大学”2020年新生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10月27日,在中国残联“我来北京上大学”2020年新生座谈会上,北京化工大学学生刘钊屹发言。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据介绍,2017年至2019年间,在教育部支持下,中国残联选择了四川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六所高校开展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试点,探索普通高校在残疾学生招生录取、专业学习、生活帮扶、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支持保障服务。目前,该试点已经结束并进入经验推广阶段。 此外,在解决残疾学生就业问题上,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近年来每年都会和相关部门联合开展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工作,举办线下和网络专场招聘会,组织企业和残疾大学毕业生面对面。同时,搭建和完善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记者孙少龙) 10月27日,在中国残联“我来北京上大学”2020年新生座谈会上,北京联合大学学生王澎浩获赠礼物。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2021-01-21 08:53新华社
高考命题组详解出题思路:重视数学本质

“今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与科学防疫的成果,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7月7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组专家在解析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时强调,数学试题“重视数学本质,突出理性思维、数学应用、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的引领作用,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 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命题原则,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体现了数学文化育人的价值。 在全球战疫的大背景下,新高考Ⅰ卷、全国Ⅲ卷都以数学模型揭示病毒传播规律,体现科学防控。比如,全国Ⅲ卷文、理科第4题以新冠肺炎传播的动态研究为背景,选择适合学生知识水平的Logistic模型作为试题命制的基础,考查学生对指数函数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使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据命题组专家介绍,今年高考数学主要考查学生的四种能力,即批判性思维能力、数学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整理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全国Ⅰ卷理科第12题不仅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算能力、推理判断能力与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第21题考查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导数公式和导数运算法则,综合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分类与整合能力以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今年,山东、海南实行了综合改革后的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科。2021年又将有8个省实行高考综合改革,使用新高考卷。那么,过渡时期的高考数学考试有何特点?如何把握稳定与创新、稳定与改革的关系? 命题组专家告诉记者,数学命题贯彻“低起点、多层次、高落差”的调控策略,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科学把握试题区分度,发挥数学科高考的选拔性功能。 今年的新高考卷在题型和试卷结构上进行了调整。从结构来看,新高考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四部分,其中解答题部分取消了选考题内容,全卷总题量为22题。(记者 柴如瑾)

2021-01-21 08:53光明日报
北京:研考复试原则上不早于4月30日

今年北京地区研考复试时间如何安排?研考复试方式有哪些?从研考国家线发布与自划线学校复试线公布后,研考生一直在关注今年特殊环境下的复试安排,4月25日,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相关负责人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应。 研考复试时间原则上不早于4月30日 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北京地区研考复试时间原则上不早于4月30日。各招生单位具体复试时间由相关招生单位自主确定并公布,请考生及时查看招生单位发布的相关信息。 考虑到目前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总体情况和要求,北京地区现阶段还不宜组织现场复试。各单位在确保公平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可采用网络远程、异地现场以及委托其他高校组织等三种复试形式,具体方式由各招生单位自主确定。 入学后3个月内要对考生进行全面复查 那么在网络远程复试过程中如何保障考试公平呢? 北京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考前,会综合运用“两识别”(人脸识别、人证识别)、“四比对”(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诚信档案数据库数据比对)等措施加强考生身份审核,严防替考;考中,则通过招生单位使用统一的复试平台,随机选定考生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等方式加强复试过程监管,严防复试舞弊;考后,如果招生单位认为有必要时,可对相关考生再次复试。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指出,学生入学后3个月内,招生单位还要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则会取消学籍。 另外,对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北京市也将一律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应通知其所在单位,由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记者 樊未晨)

2021-01-21 08:5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聚焦“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北京高校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

在各高校陆续开始线上授课这个关键节点,为了及时将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转化为鲜活课堂,帮助广大思政课教师上好新学期的线上思政课,2月21日上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北京市学校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活动。 北京大学孙蚌珠教授、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何虎生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教授分别围绕概论、原理、纲要、基础四门本科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备课指导,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狄涛出席并讲话。活动受到北京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和相关专业学生的高度关注,通过北京高校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网络直播平台参与观看的用户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及15个国家和地区,总访问量达到10万余人次。 摄/蔡赫 专家们指出,正在进行中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为讲好思政课提供了丰富、鲜活、非常有理论说服力和实践感染力的案例和素材。新学期的线上思政课教学,要紧密结合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为学生讲清楚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制度优势,讲清楚以综合国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为基础的中国力量,讲清楚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讲清楚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各类重大疫情的成功实践和基本经验,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必胜信念,不断深化对人民立场、实事求是、人与自然关系、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人类社会发展等理论的认知。 狄涛同志强调,要充分认识疫情防控期间讲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坚持化危为机、抓住契机,肩负起观察时代、解释时代、引领时代的担当,发挥好思政课在凝聚共识、坚定信心、统一行动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让课程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疫情防控大局。他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坚持“道、法、术”相结合讲好疫情防控思政课。“道”就是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作为讲好思政课的“魂”,深入学习领会,认真备课授课,将广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法”就是要用好疫情防控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生动素材,找准切入点,讲深讲透。“术”就是要适应线上思政课的新形式,学习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切实提高课堂吸引力,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增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信心。 北京及全国高校广大思政课教师和相关专业学生对此次备课活动反响热烈,普遍认为非常及时、非常必要、非常解渴,对于讲好新学期的思政课很有指导意义。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雯姝教授认为,“这次活动组织得非常及时,对正在备课和上课的一线教师如何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上好思政课具有很强的指导和示范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智副教授指出,“四位专家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了抗疫斗争蕴含的深刻理论,又诠释了中国制度、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的独特优势,让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同频共振,对于思政课教育教学大有裨益。”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简臻锐表示,“专家结合课程教学的针对性解读,充分满足了我们对如何将“战疫”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期待,解答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和疑惑点,特别解渴也特别及时”。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勇教授表示,“北京主办的这次活动,为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备好一门课,讲好一堂课’提供了示范引领和方法支撑,为全国广大师生正确认识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人民战提供了思想力量和价值指向”。 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认真贯彻中央、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统一部署,主动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不离家、不返校”,特别是坚持将疫情防控与思政课改革创新有机结合,进一步筑牢广大师生“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北京高校组织开展“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大学生在行动”网络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以捐资捐款、志愿服务、创作网络作品等多种形式,弘扬正能量,汇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与北京卫视联合录制“《老师请回答》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课”疫情防控特别节目,邀请各方嘉宾为师生提供权威的疫情防控和读书学习指南,讲述“最美逆行者”背后感人至深的故事等,节目全网视频播放量近1亿,微博相关话题累计阅读量接近5亿,微博转载累计覆盖粉丝7亿人次。建立学校思政课特聘教授制度,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教授、国防大学公方彬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等10名知名学者,录制播出“在经历中学习——送给大学生的10堂思政公开课”,从不同学科专业视角解读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讲好崇高民族精神、制度优势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作为本学期市级“形势与政策”课,相关视频还将推送各高校思政课教师使用。接下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将陆续启动思政课建设“十大工程”,推动《北京市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落地见效。(记者 郑祖伟)

2021-01-21 08:53现代教育报
希望工程实施30年援建希望小学2万余所

11月21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办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报告会及推进新时代希望工程工作研讨会,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重要精神,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研究推进新时代希望工程发展新举措。 来自各行各业的10多位报告人动情地讲述了与希望工程的故事,茅台集团、宝洁公司代表爱心企业,姚基金代表公益团队,解海龙代表希望工程工作者,周标亮、苏明娟代表爱心传递者,老党员陈荣超、杨玉仙夫妇代表倾情助学的普通爱心捐赠人,以一个个温暖的爱心故事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希望工程30年来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会议提出,希望工程要坚持“助学育人”的宗旨,深刻分析当今形势,努力推动向突出育人效果转型、向大客户与公众筹款并重转型、向组织化和社会化动员相结合转型、积极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战略转型等四大转型,着手希望工程助学兴教计划、农村青少年体质健康计划、农村青少年圆梦筑梦计划、希望工程青少年红色教育计划、希望工程应急救助计划等五大项目升级,加强政治建设、品牌建设、组织建设、专业建设、制度建设,将希望工程这项事业办得更好,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 1989年10月30日,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实施了以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为使命的社会公益事业“希望工程”。截至2019年9月,全国希望工程已累计接受捐款152.29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9.4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195所。(记者 余闯)

2021-01-21 08:53中国教育报
新疆:推动急救技能进校园进课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红十字会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生命安全健康教育、应急救护技能进校园、进课堂。 新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将学校红十字工作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规划,结合教学实际开展红十字精神与德育同行、生命健康教育与学生成长同行、应急救护技能与安全防护同行、“三献”知识与生命健康同行、志愿服务与促进和谐社会同行、对外交流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行的“六同行”活动,进一步推动健康教育、救护培训进课堂,探索在学校军训、课外实践期间增设心肺复苏、应急救护技能培训课程。同时,组织有关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在校内外广泛开展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活动。 新疆要求,高等学校和有条件的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要建立健全红十字组织,即学校红十字工作站或学校红十字服务中心。按照有完整的组织架构、有稳定的会员和志愿者队伍、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有固定的服务平台、有红十字特色活动、有一定的经费保障的“六有”标准开展学校红十字工作。(记者蒋夫尔)

2021-01-21 08:53中国教育报
2020年度“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在京举办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10月27日,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在北京联合发布36名“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 这些青少年先进典型,是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的基础上,由学生自荐、互荐,老师、家长和社会推荐产生的。他们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在勤奋学习钻研、勇于自立自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参与疫情防控、热心公益活动以及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表现优异、事迹突出,体现了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宝贵品格和树立远大志向、为实现中国梦时刻准备着的担当精神。他们是当代青少年的身边榜样,是弘扬时代新风、争当时代新人的先锋。 发布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的殷切寄语为统领,分为四个篇章,采用视频播放、现场采访、嘉宾颁奖等形式进行,重点推介10名好少年的事迹,并对其他26名好少年事迹作集中发布。在发布活动现场,10位好少年表示:时刻牢记习近平爷爷的谆谆教导,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养,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旨在通过深度挖掘、多角度展示发生在青少年身边的感人故事,不断发现和推出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青少年典型,从而更好地示范引领广大青少年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据悉,此次“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节目将于近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2021-01-21 08:53新华社
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安徽歙县考区考情的通报

2020年7月7日,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报告,因严重洪涝灾害,歙县考区不具备7日组考条件,并向教育部考试中心申请该考区语文、数学科目推迟至9日举行。接报后,考试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根据《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经综合研判,报教育部批准,同意该考区于9日启用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数学(文、理)科目副题进行考试。副题的命制标准与正题一致。 考试中心要求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进一步细化抢险保考工作方案,确保歙县考区全体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切实按规定做好副题启用的安全保密及疫情防控、考场管理等工作,全力做好8日和9日的考试组织工作。 目前,歙县考区8日上午考试正常进行。

2021-01-21 08:53教育部
海南设专车接高校学生返校

海南省教育厅日前印发高校开学方案和验收标准,要求各高校统筹稳妥做好开学各项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和教学工作有效有序开展,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海南省具备校园疫情防控条件的高等院校可安排学生于5月9日后分批错峰返校。海南在高校开学工作中将延续“三专”机制的经验,即海南各高校属地市县党委、政府将向学校派驻一名政府教育专员,帮助解决交通工具、派驻医疗卫生专业人员、防护物资、环境消杀等具体问题;卫生健康部门将为每所高校选派至少一名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进驻学校,对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专业指导与培训,为每所高校确定一所定点联系医院,确保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置;各高校将协调有关部门组织专车,在学生抵琼后统一接回学校,减少学生个人回校路途风险。海南省将在机场、港口、车站等设置学生返校专用通道。(记者 刘晓惠 通讯员 金浩田)

2021-01-21 08:53中国教育报
在线学习促教学模式改革

2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对坚持做好疫情防控,维护广大师生健康安全,坚决防止疫情向校园蔓延局面下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了责任主体,从国家层面为各地“停课不停学”提供了多方面的资源。当前的任务重点是,在不得不居家教与学的情况下,把这件事办好。 “停课不停学”是危机应对方案不是被动之举,需要以改革的精神,抓住契机,探索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停课不停学”是指学校课堂教学暂停而学生学习活动没有停止(或不能停止),是一种更广义的学习。学生可以在延期开学期间,居家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这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时间,而且也会对青少年在危机时期的心理调节起到积极的作用。由于每个学生的年龄、家庭条件不同,自主性和自学能力不同,这样的学习活动需要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务。 实施这一危机应对方案,不应把它作为被动之举,而应该利用这一难得的实战机会,把危机时期的学习与教学模式改革这一长远任务结合起来。这次危机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哪些实践契机呢?从学生角度,把这场危机应对的过程引入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活动之中,提供了学生结合亲身经历的学习情境和学习资源;提供了师生分离的远程学习体验,营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从教师的角度,失去面对面维持课堂学习纪律的条件,提供了更多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有效性和针对性的空间。从教育行政部门的角度,提供了在难以实施“统一标准”“统一步调”条件下,以治理的方式,组织学校、教师和相关社会力量,群策群力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保证有质量学习活动的重大契机。 “停课不停学”重要的是“学”,需要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视角,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停课不停学”最重要的不是教而是学。在教师不能及时、全员得到教学反馈的条件下,最大限度保证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能达标,这是对教师能力和课堂教学方式最大的挑战。目前,一些地方的在线教学采用实时统一讲授方式,虽然具有受众规模大,对老师教学习惯改变不大等优点,但这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也不是最有效的方式。由任课老师在线直播与学生交互的方式,虽然缩小了学生规模,提高了互动的可能性,但教学和技术的双重压力,使多数教师难以应对自如,影响了教学效果。 如果把“停课不停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则可以创新教学模式,使师生和家长走出困境。首先,老师要从知识的提供者转变到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如为学生提供导学案和1—2个相关资源;其次,教学活动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选择性,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主安排学习活动(包括学习时间、学习资料和自我检测等),在教学设计上预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条件;再其次,充分利用已有丰富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在有价值信息中学习的能力,减轻教师制作课件和录课的负担。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实现多样化优质教学资源与个性化学习结合,真正通过学校、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对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支持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提高特殊时期在线教学的质量。 呼唤教学组织重心下移,鼓励“一校一案”“一班一案”“一师一案”,通过学校和老师将教学各环节落实落细。 教学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因此,通过学校、老师、家庭和学生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在远程条件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学习。为此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第一,学生学习与教师学习的关系。“停课不停学”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有赖于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应注意双师模式的应用,充分发挥本校教师在学习指导和交流反馈方面的作用,这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广大教师也要学习,通过学习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提升信息素养和学生学习指导能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精神投入这项工作。教育部已聚集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平台能力和优质资源积淀为各地各学校、老师们的教学组织提供了重要资源支撑,当前需要重点支持和鼓励教师最大程度指导学生在获取资源和选择资源中学习;利用师生可能获得的通信条件,组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重点关注那些处于在线学习困难地区和家庭的学生学习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在这方面,教育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各地师范大学等都为这种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课程和资源供教师学习。 第二,居家学习与返校学习关系。“停课不停学”教育模式与返校后的正常学习存在衔接问题。社会上有人担心,远程学习时大家的“进度”不一致,开学后无法教学。要解决这一问题,不能用常规的方法,必须从两方面做好准备。一方面,居家学习应该更多根据远程学习的特点来安排,比如提供的教育资源要更加简明扼要,提供的教学平台要能支持更加及时的学习检测和反馈;同时,倡导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对较长的学习计划,如单元计划、周计划,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学习。另一方面,要调整返校后的教学安排,使教师不必从头讲起,同时鼓励学生在分享学习成果中学习,促进互帮互学。教师则可以把工作重点放在甄别学习目标没能达成的学生上,花更多的精力给予他们专门的指导和帮助。 第三,技术保障和人文精神的关系。技术保障是大规模远程学习的必要条件。既要鼓励采用技术手段提高远程学习的交互性、情境性、及时性,充分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改善教与学的过程体验;又要注重采用实时和非实时结合、富媒体和电子文本结合、交互与广播结合的手段,最大限度保证学生都有方便获得和应用优质资源的条件。同时,要坚持技术为人的学习需求服务的价值追求,把满足毕业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放在首位、统领技术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不刻意追求技术的先进,而是用客观的视角去审视技术的优势与局限,让成熟先进的技术融入到教学解决方案中,切实发挥作用。所以,技术保障需要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停课不停学”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有效学习为本的理念,用技术延伸教育的时空界限,用爱与智慧创造可行可靠、成本合理的教学模式。 总之,特殊时期,我们更要大胆实践,改革教学模式,用“停课不停学”的担当和创新,赢得我国教育信息化支撑随时随地有效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业绩。 [作者单位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王珠珠系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中央电教馆原馆长;吴砥、刘三女牙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常务副主任。]

2021-01-21 08:53中国教育报
黑龙江今年底全面实行中小学课后服务

日前,黑龙江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决定在2019年年底前全面实行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努力提供丰富多彩服务内容,切实解决家长放学接送“难”、课后看护“忧”问题。 意见指出,课后服务的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在校学生,优先保障留守儿童、随迁子女、困难家庭学生等亟须服务对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17时30分,小学和初中非毕业年级不晚于18时30分,初中毕业年级和高中阶段原则上不晚于20时30分。服务内容以集中完成作业、组织特色活动、自主阅读交流和开展社会实践等为主。鼓励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退休老教师、大学生及社会热心人士和广大家长积极参与中小学生课后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少年宫、高校、科研院所、社区等公益性专业机构派驻工作人员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实现场地、人员资源整合。 意见要求,严禁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集体补课,严禁与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合作,严禁引入经营性企业或其他以营利为目的的第三方机构,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超标准、超范围乱收费。不得把课后服务情况作为学校、教师考核评比指标。(记者 曹曦)

2021-01-21 08:53中国教育报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怎么变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业,应该有前瞻性。” 在近日举办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上,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未来”国际委员会成员,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数字革命会给每个国家和社会提供很多新的机会,年轻人应当具备掌握新机会的能力,教育的内容也必须有所针对。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知识的获取和传授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内容等已难以适应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尤其是今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教育受到严重影响,大规模线上教育也让新技术展示了变革教育的巨大潜能。那么,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将会发生哪些调整和改变?未来的教育将具有哪些突出特征? 创造力,未来教育的核心 《科学》杂志曾预测,到2045年,全球平均会有一半的劳动岗位被人工智能技术所替代。未来已来,即便是在今天,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也已远超我们的想象。据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介绍,在大学英语六级翻译考题中,机器翻译的得分在抽样的57万考生测试数据中,排名前1%。 在此背景之下,人们愈发深刻地取得共识,人类所独有的创造力、同理心、想象力和情感是人工智能所无法取代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明确指出:“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人机协作能力等将成为人的必备能力。”在林毅夫看来,每个年轻人应该都有读算写的能力、掌握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变动的能力。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校长李晓辉也强调,创新是唯一出路。 帮助每个人获取驾驭新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正是教育的使命所在。教育要关注这些变化趋势,回应新要求,明确未来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提出了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一是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能力等。二是高阶素养,包括独立思考、勇于探究与创新、勤于反思的意识和能力等,有效应对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三是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自律自强、团队合作、责任担当等良好品质,让学生养成对待技术、他人和社会的正确态度、价值观、伦理准则。 个性化,因材施教的保障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则为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一方面,“通过AI(人工智能)和BT(生物技术)的结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外显行为和内隐特征,实现学习场景的可感知、学习者的可理解、学习服务的可定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预测,未来可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开展学习情况全过程的纵向评价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的横向评价,极大提高学生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在上海卢湾一中心小学,这种数据驱动的精准教育已从2018年起做试点。学生们通过使用智慧纸笔等工具可以精准记录学习过程,同时基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的能力倾向,最大限度发掘学生潜能。 另一方面,“教育发展的未来不再是工业体系大规模的流水线式的、大水漫灌式的,而是实现了千人千面的个性化的学习。”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分析。 “整齐划一的学习方式没法针对每个人的个性来进行。”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研究“未来学校”的形态中发现,现在传统学校严格要求同样年龄、同样进度、同样学习时间的方式不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多以项目为中心,以学生的探索和学生之间的学习为中心,每个人可以自主安排、自主选择在什么时间学习,在哪里学习,向谁学习。 协同性,人机结合的教育 “到时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学伴,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智能助教。”杨宗凯预言,老师的身份、角色可能也会发生转变,可能产生一些新的教学岗位,如在线教育设计师、教育数据分析师等。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展望未来教育,人类社会的感知世界、科学世界和想象世界的高度融合,使教育逐步打破三维空间的限制,实现更高级别的交互。现在的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只是在通向更高维学习世界里的第一个阶段。 未来的教育,人工智能将带来无限可能,但也挑战无限。“我们现在最大的挑战是在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和人工智能与活生生的人之间如何建立连接,并在这种连接中如何保护我们人的根本属性。”北京实验二小校长芦咏莉提出,未来有三种人:智能人,创造智能的人和使用智能的人。 “教育要特别增强人和人工智能打交道以及控制人工智能,让它发挥为人类和人类生存环境服务的能力。”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指出,“未来不是属于人工智能的,而是属于掌握人工智能的新人类的。”(记者柴如瑾)

2021-01-21 08:53光明日报
陕西:五千万支持中小学校厕所改造

近日,陕西省财政厅下达补助资金5000万元,用于支持全省各地中小学厕所改造工作,预计改造面积超5万平方米,惠及学校548所。 据悉,自2019年开展全省中小学校厕所改造工作以来,陕西省财政厅建立以市县为主体、省级奖补支持的经费筹措机制,通过整合农村“厕所革命”资金、省级教育专款等方式,积极筹措省级补助资金,指导各市县将中小学改厕工作统筹纳入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等项目范围予以支持,为全省中小学改厕工作提供有力财政保障。截至目前,陕西省级累计统筹资金5.14亿元,支持2232所中小学幼儿园厕所改造工作。 为确保改厕工作顺利推进,陕西省财政厅要求各地专款专用,抓紧拨付,加强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按照满足需要、功能齐全、安全卫生、便于管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坚决杜绝超标准建设和豪华建设,避免出现新的闲置问题。(记者冯丽)

2021-01-21 08:53中国教育报
北京“新高考”在疫情中开考 近5万考生首次体验6选3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望京校区)考点,考生之间互相加油鼓劲。 开考前,考生排成队有序进入考场。 上“战场”前,紧锣密鼓地再“磨磨刀”。 比个“耶” 北京市延庆一中考点,工作人员在校门口检查准考证和身份证。 家长们穿着红色上衣来送考,为考生加油打气。 现场交警负责维持秩序,确保车辆在考点门口路段能够有序通过,不影响考生考试。 7月7日上午,北京市49225名考生走进了全市132个考点学校、2867个考场。9时,随着清脆的铃声响起,北京首次新高考大幕正式拉开。 今年,北京市高考面临着高考改革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考验,对高考组织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市“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保障广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高考组织平稳顺利”。 今年是新高考“元年”。新的考试方案将探索普通高等院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其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13门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等级性考试。考试时,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考生需从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参加考试。 今年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最大限度确保安全,每个考场考生人数从以往的30人减至20人。同时,每个考点校增设1名防疫副主考,专门负责疫情防控常规工作和突发情况处置。学生进考点也需要测温。 即使制定了“最高标准”,执行着“最严要求”,但是不少考点却有很多暖心举措。各学校均设置了雨廊,免去了考生从校门口到考场的日晒或淋雨。考点还特意安排了心理教师,为有需要的考生疏解情绪。(文字:郑祖伟 胡畔;摄影:付磊 鲁书华)

2021-01-21 08:53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