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家阵容
专业标准、行业标杆、权威推荐
-
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全国”五院四系”之一
胡荣 教授荣获中国法学会“第十一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优秀奖”(2016);荣获重庆市“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二等奖”(2013);荣获“2011年度曾宪梓助残研究基金助残研究二等奖”(2010,2011);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2011)。
陆伟明 教授法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行政法教研室主任、行政执法研究所所长。社会兼职: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理事;重庆市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高校学术机构研究员;重庆市人民政府立法咨询委员、重庆、四川、贵州、广西、河南等地人大、政府、法院、律师事务所咨询专家、法律顾问;执业律师。
温泽彬 教授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社会兼职:中国法学会宪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案例研究会理事,法治江西智库专家,西南政法大学公民权利与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担任多个政府部门、国企及银行金融机构咨询专家、法律顾问,在长期法学研究及司法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律师执业经验。
-
厦门大学
中国全国”五院四系”之一
-
复旦大学
中国全国”五院四系”之一
-
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全国”五院四系”之一

1981年9月至1986年7月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工业自动化专业学习,期间于1984年任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获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毕业后留校工作,1986年9月至1989年12月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系统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1988年4月至1992年1月任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常务副书记,1992年1月至1995年5月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党委副书记,1995年6月至1996年6月作为访问学者公派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进修,1996年7月至1999年12月历任清华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常务副处长、科技开发部主任、清华大学企业集团董事、校企合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99年12月至2002年1月任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部长,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2005年12月至2012年4月任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任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2014年11月任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


国外留学经历1.1996.08—1997.08 美国丹佛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2.2000.07—2000.08 德国图宾根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3.2006.12—2007.01 荷兰自由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4.2007.07—2007.08 荷兰自由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1965年生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1988 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开始留校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宝钢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多项奖励和称号,担任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法学评审组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法学学部召集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


1952年毕业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同年分配来吉林大学化学系任教,1979年晋升教授。曾任吉林大学化学系系主任、合成与催化研究所所长;现任国家教委无机水热合成开放实验室主任。1993年当选为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汤中立院士长期从事矿产勘查和地质矿产研究工作,是中国镍矿工业和甘肃省金矿工业的开拓者之一,其重大贡献是对金川镍矿的发现和二矿区深部隐伏矿体的勘探和突破。通过数十年对金川等矿床的深入系统研究,提出了“深部熔离——一期或多期贯入成矿”及“小岩体成大矿”等岩浆成矿理论,并建立了以甘肃金川、吉林红旗岭、新疆喀拉通克、河北铜硐子四个小岩体铜镍矿床为代表的“深部熔离一贯人”的组合成矿模式。该理论成果在国内外被广泛引用,使我国在岩浆硫化物矿床研究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跻身于世界前列。


魏文斌,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所所长,从事石窟考古、佛教艺术、文化遗产研究。1988—2001年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2002—2012年4月在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工作,任副所长,主管业务工作。
